圖片
首頁 > 台江國家公園 > 台江典藏案例
字體大小

台江濕地學校

        台江國家公園為濕地型國家公園,境內濕地範圍佔全國重要濕地面積的13%,擁有全臺灣唯二的國際級濕地(曾文溪口濕地、四草濕地)及兩個國家級濕地(七股鹽田濕地、鹽水溪濕地)。園區內豐富的濕地生態資源,更是進行保育、教育、文化與研究工作之重要場域。

        台江國家公園於2011年起實施「台江國家公園濕地學校計畫」發動串聯在地學校教育力量,以整合推動濕地環境教育、提高濕地保護意識、促進單位間之交流合作及夥伴關係,實現資源共享。適逢2011年6月5日《環境教育法》正式施行,台江國家公園擴大辦理「台江國家公園濕地環境教育行動方案暨宣導計畫」,期許藉由園區內豐富的自然生態及人文資源,成立濕地學校學習中心,規劃符合在地特色的課程方案與環境教育行動方案,以落實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理念。

    榮獲111年「國家環境教育行動方案執行成果績效評比」特優獎
    台江處以「台江濕地學校環境教育推動計畫」獲選為內政部111年度環境教育重點成果,經行政院環保署辦理111年「國家環境教育行動方案執行成果績效評比表揚計畫」審查,獲評為特優並接受表揚,評審委員對於台江處深耕在地合作,持續推動與濕地共學環境教育的努力給予高度肯定。

    相關典藏:
      .111年國家環境教育行動方案執行成果績效評比特優獎牌

    台江處申請展延獲核發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證書
    台江處申請展延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獲行政院環保署環境保護人員訓練所函知核發展延認證證書,有效期限自111年11月13日起至116年11月12日止。
    台江濕地學校針對新場域發展鹽田文化課程
    台管處於今年發展一套以鹽田文化為主題的環教課程-鹽村記憶,並於112年開放受理預約。 課程說明:台江國家公園區內之安順鹽場,為日治時期建造,經歷了政權變遷與鹽業改革,擁有百年歷史之鹽場。該地除了鹽田外,仍保有不同時期之建築與環境樣貌。本課程將透過闖關遊戲與實地觀察,帶領學員認識安順鹽場歷史,了解鹽村生活的樣貌。
    綠色照護計畫樂齡者環境教育體驗
    綠色照顧站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為妥善照顧農村高齡者所推動的農村社區綠色照顧工作之計畫,依需求加強社區參與、文化傳承、心理健康、知識建立與友善環境等層面。為達到更廣的服務範圍,台江國家公園與南區漁會合作樂齡課程,執行2場次活動。「有夠Happy」以結合戲劇、「Happy探索趣」之黑琵操和「黑琵出任務」第二單元內容,讓學員認識黑面琵鷺。「戲說台江」則是以戲劇方式演述台江歷史以及觀看「瑤波碧浪」紀錄片,並納入「台江時空膠囊」單元活動,讓樂齡學員能對台江發展史有更多認識。
    台江濕地學校發展到校服務課程-黑琵出任務
    台管處於今年發展一套適合國小學生的到校環教課程-黑琵出任務,並於111年開放受理預約。 課程說明:台江國家公園是一個因工業區的開發案而催生成立之國家公園,因國家公園的成立而得以保育及保存在地的資源特色。本課程將藉由黑琵日記及遊戲,認識台江國家公園的三大資源特色及保育理念。
1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