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首頁 > 玉山國家公園 > 玉山典藏案例
字體大小

臺灣黑熊保育歷程

         臺灣黑熊在民國78年由文化資產保存法列為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民國85年以前資料顯示,臺灣黑熊在玉山園區經常出沒,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考量臺灣黑熊在生態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加上保育瀕危物種的迫切性以及長期生態研究對於野生動物經營管理之必要性,然而臺灣黑熊於園區野外族群大小、分布、棲地利用、遺傳變異、生殖、死亡率等基本生物學和生態學的資料,卻付之闕如,因此,民國85年成立「黑熊專案保育小組」,在玉管處林淵源等人的帶領下,黃美秀教授等專家學者投入臺灣黑熊野外調查,持續調查該物種的棲地利用和族群生態,從最初的臺灣黑熊的基礎生態學研究,包括活動範圍、食性、人熊關係……等,累積野外第一手的寶貴資料。 民國86年至94年進行捕捉繫放、無線電追蹤紅外線自動相機監測,分析臺灣黑熊活動範圍與生態並建立臺灣黑熊保育網站,積極宣導臺灣黑熊保育觀念, 95年至今,相關研究成果已逐次增加臺灣黑熊野外生態習性的瞭解,並開啟臺灣黑熊物種族群生態與保育研究,目前研究人員甚至已能在園區拍攝到臺灣黑熊的畫面,紅外線自動照相機亦不時攝得黑熊身影,顯示臺灣黑熊歷年的保育成效已慢慢展現出來了。

    36周年處慶
    「還鄉於熊,歸檔玉山,踏訪有熊國」特展揭幕

    相關典藏:
      .36週年處慶

展開/收合全部
展開/收合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