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首頁 > 玉山國家公園 > 玉山大事紀

玉山大事紀

字體大小

玉山國家公園沿革史

        玉山地區早於日治時期,即由臺灣總督府設立的國立公園委員會,指定為國立公園預定地,即「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惜因太平洋戰爭爆發中止,僅止於調查研究。二戰後,依據「臺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玉山地區乃被指定為國家公園預定區,迭經行政院於民國71年頒布的「觀光資源開發計畫」,指示本區規劃為國家公園,應於兩年內辦理完成。內政部即著手進行區域內生態及人文資源調查,除區域範圍於72年元旦奉行政院核定公告外,同年6月計畫草案完成,由國家公園計畫委員會於民國73年8月通過,呈請行政院核議。並奉行政院於民國74年2月通過,由內政部發布實施,同年4月10日,國內面積最大、並為首座山岳型的玉山國家公園成立,並以全台最高峰、同時是東北亞第一高峰的玉山為頭銜,為臺灣第二座國家公園。首任處長為葉世文。

        玉山國家公園包括從海拔約300公尺的東部拉庫拉庫溪河谷以至最高海拔3,952公尺的玉山主峰,涵括各種不同氣象、地質、地形與野生物景觀,並有一條國定古蹟八通關古道及獨特的布農族高山文化,深具自然與人文特色。

    盧碧颱風引進強大的西南氣流,造成玉穗溪溪水暴漲且夾帶大量土石將「明霸克露橋」再度沖毀。勤和、復興及梅山3個部落對外通路也再度斷絕,成為孤島。
    出版《貂游獵國—玉山塔塔加黃喉貂的觀察筆記書》。

    相關典藏:
      .貂游獵國

展開/收合全部
展開/收合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