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本島面積只有3萬5千多平方公里,因此可承載的鳥類種類與數量有其先天上的限制。不過,由於臺灣地理與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大量候鳥會來到或經過臺灣。中華鳥會的鳥類紀錄委員會於2020年最新的臺灣鳥類名錄中,共收錄近700種鳥種,其中大多數屬於候鳥。然而,每種鳥類的遷徙性分類,可能不只一種。有些鳥種,其遷徙行為可能包含2種以上的屬性。以小白鷺為例,牠是全年可見的留鳥,但根據研究調查,有些小白鷺是夏天才來的夏候鳥,有些是冬天從北方來的冬候鳥,甚至有些是短暫飛來臺灣,很快就離開的過境鳥。因此單就小白鷺而言,很難說牠是單屬於留鳥或候鳥。每種鳥類各有其特殊性,當我們努力觀察與發掘後,將發現這些鳥類的趣味性與獨特故事。
臺灣及其所轄各島嶼生態資源豐富,所在的緯度跨越亞熱帶與熱帶,形成不同的溫度區間;且地理位置在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板塊的交接處,板塊運動造成島上的地勢起伏很大,海拔最高可達近4,000公尺,這種巨大的高低差,塑造了各種不同的地形與生態系。而豐富的生態系類型,正是孕育鳥類多樣性的最佳條件。此外,臺灣位處在東亞地區候鳥遷移路線的重要位置上,每年有許多的候鳥來到或經過臺灣。中華鳥會的鳥類紀錄委員會於2020年最新的臺灣鳥類名錄中,共收錄近700種鳥種,其中大多數屬於候鳥。然而,每種鳥類的遷徙性分類,可能不只一種。有些鳥種,其遷徙行為可能包含2 種以上的屬性。以小白鷺為例,牠是全年可見的留鳥,但根據研究調查,有些小白鷺是夏天才來的夏候鳥,有些是冬天從北方來的冬候鳥,甚至有些是短暫飛來臺灣,很快就離開的過境鳥。因此單就小白鷺而言,很難說牠是單屬於留鳥或候鳥。每種鳥類各有其特殊性,當我們努力觀察與發掘後,將發現這些鳥類的趣味性與獨特故事。數量龐大的鳥類資源,包含在外型、習性、行為、生態上,有著各種截然不同的類型,在此以鳥類的遷徙性分類為留鳥、候鳥、過境鳥與迷鳥等類別介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