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首頁 > 墾丁國家公園 > 墾丁典藏案例
字體大小

恆春半島人文風物

琅嶠為恆春之舊名,排灣族語「蘭花」之意,恆春半島雖地處臺灣本島南隅,但由此地發掘出的史前遺址及文物得知,人類在此區的活動至少有六千五百年以上的悠久歷史。漢人最早移入琅嶠或可追溯至南宋末年帝昺崖山之役(西元1278)失敗後渡海而來者,但恆春半島有規模的拓殖則自明永曆十五年(西元 1661 年)鄭氏部隊於車城地區的開屯招佃。清國領臺後,撫墾措施承鄭氏時期舊制,極為保守。然而至十八世紀中葉後,歐美船隻往來南中國海時,難船事件頻仍,同治年間的羅發號事件及琉球船民遇難事件,引發牡丹社事件,進而直接影響鵝鑾鼻燈塔的興設、恆春的設縣建城,更使得清廷治理臺灣的態度轉為積極-開山撫番、移民實邊,使封閉之局為之改觀。恆春半島歷經三百餘年的墾拓,及百餘年來數起難船事件引發的外交糾紛,爾後的積極建設及日治時期的建置,於當地留下豐富的歷史古蹟;且因當地特殊的氣候條件,造就了獨特的人文風貌,在臺灣本島可說是獨樹一格,極具文化歷史保存及文化教育推廣的價值。

早在昭和五年(1930)墾丁遺址的發現,開啟了此區考古研究的扉頁;民國三十九年開闢 200 號縣道時,在響林(滿州鄉響林村)發現了一處石棺遺址;民國四十五年,在鵝鑾鼻開路時挖出石棺(鵝鑾鼻第一史前遺址);民國七十年,觀光局在鵝鑾鼻規劃礁林公園,鋪設石板步道時發現了鵝鑾鼻第二史前遺址。恆春半島全面性的考古調查計畫始於民國七十三年(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臺大人類學系李光周教授進行調查),共發現了五十多處史前遺址;民國八十九年,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再委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李匡悌博士,針對恆春半島史前遺址現況加以調查,總共登錄遺址計七十處(涵蓋牡丹鄉、滿州鄉、車城鄉及恆春鎮)。有關恆春半島史前遺址的調查與研究,近數十餘年來已累積不少資料,然而年代較接近現今的歷史時代古蹟,卻少有人加以關注,除了名聞全台的「恆春古城」偶爾傳出毀損修復的新聞外,其他分散於半島各處的史蹟彷彿也湮沒於歷史洪流中。
    辦理園區人文文化史蹟保存探勘
    園區人文文化保存:本處與屏東縣府委外人員及九棚社區人員於2020年9月10日勘查南仁山石板屋現況情形,縣府方確認係古蹟遺址,九棚社區盼本處同意整理石板屋雜樹林立及整理石板損壞情形。因係屬本園史蹟保存區內,本處將邀集相關學者專家彙整各方意見後,再擬定未來進行方式。
    恆春半島鵝鑾鼻考古遺址搶救發掘
    鵝鑾鼻賣店及停車場工程考古遺址搶救挖掘:鵝鑾鼻賣店及停車場工程之考古搶救挖掘作業,5月底前完成議價作業,工期約10~12個月,預估經費1200~1500萬元,108年勻支1000萬,餘由2020年度預算勻支。
    墾丁國家公園舉辦「牧野秋意-嗨行小尖山」活動,帶領遊客暢遊墾丁後花園-滿州鄉,感受一趟生態旅遊新體驗。
    墾管處舉辦「自然香氛-手工皂DIY」活動,藉由認識自然素材,結合多元發想,將天然的元素融入日常生活中,以手作的方式友善自己,也友善環境
    墾管處舉辦「人文小旅行-民俗植物之旅」活動,引領民眾認識恆春半島有趣珍奇的「民俗植物」,以及原住居民與這些植物微妙的互動關係,藉以保存先民珍貴的文化遺產。